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41414
 吳天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苜蓿芽與紅斑性狼瘡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要看~勿說電話號碼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老爸的眼淚 + 溺愛
作者: 吳天天 日期: 2010.08.05  天氣:  心情:

廿年前母親去世後,父親獨居在兩層樓的住宅。

那是民國六十四年,他和媽媽胼手胝足,勉強籌出十八萬現金、貸款廿萬元,向我小學同學爸爸買的房

子。媽撒手而去,爸不願和已婚的哥哥、姐姐同住,寧願孤獨地守著房子、守著媽的牌位。

七十歲的父親,在南部小鎮的三夾板工廠,已工作卅五年了。從早期薪水只有六千元,

到現在也只約三萬元。但工廠很有人情味,即使老爸已超過勞保退休年紀,仍讓他繼續工作,

有點活兒幹,以免太早老化,不像現在報社,不到五十歲,資歷才剛滿、甚至還不滿廿年,

就急著趕你走。

日復一日,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刷牙洗臉,吃了一個十塊錢的麵包,六點半準時騎車到工廠,

七點上班,傍晚五點下班,回家後立刻洗澡,然後隨便煮點東西當晚餐,通常他會買一條虱目魚,

魚頭煮絲瓜湯,魚身切塊用醬油煮醃黃瓜配飯吃,平均一餐只 花二、三十元,

一條魚有時吃了四、五天。

 他捨不得花錢裝第四台,每天看不用錢的十幾台數位電視,十點就寢。王建民比賽時,他有時會看電

視重播到深夜,然後趁廣告時間,打電話到台北和我討論賽情(如 果剛好我忙完)。

我因記者工作忙,無法常回南部老家,但至少休假時,一定會打電話和老爸聊聊天,即使我不打給他,

他也會打給我這個未婚的么兒,聊些有的沒的。

昨晚我照例打電話給他,老人家抱怨,農會一張一百萬元的定存到期,農會只肯續存三個月定期,

利率才 0.45%,他打聽台灣企銀還能存九個月定存,利率至少還有 0.8%,於是提領一百萬

(他不會轉匯),裝在紙袋,騎車到不遠處的企銀轉存,沿路還瞻 前顧後,生怕被人搶了。

 我從來不知,老爸這幾年到底存了多少錢。我從當兵後,就沒再向他要過一毛錢。平均一天花不到一

百元的他,儘管月薪只有兩三萬元,沒想到這幾年竟也存了幾百萬。

我忍不住問他,還有多少張百萬定存,他說有四張,但有一張前一陣子到期,他借給 姐姐,

因為姐夫的工廠遇不景氣,向人借款一百萬,利息高達 9% 。平時節儉得要命、不肯多花一毛錢的老

爸,大方地借給姐夫解決財務危機,雖說是「借」,但其實和「送」差不多,他不會主動索回。

像我爸這輩的本省人,賺錢目的,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存錢;存錢不是為了以後有得花,

而是留給子孫,至少如他說的,「哪天若我像你阿嬤當年一樣,變成植物人長期躺在療養院,

至少你們可以拿這些錢請看護,我不要拖累你們。」

 每次他這樣講,我都很感傷。老爸出生不久,祖父就去世,祖母改嫁給一個賭鬼兼酒鬼,

爸還在讀國小,就開始送報幫忙家計,畢業後到木材行當學徒,後來變成鋸木 師,娶妻生子,

然後中年喪妻,過著鰥居的日子。

 爸終其一生,都在工作,省吃儉用一輩子,捨不得花錢玩樂,既沒什麼朋友,也沒特別嗜好,

他的一生就是工作、看電視、睡覺,從沒好好放鬆、享受過;辛辛苦苦賺了幾百萬,但不曉得理財,

更不敢買股票亂投資,錢就呆呆地存在銀行,直到終老。他自有一種知足常樂的人生觀,我不認同,

但能接受。

 爸像我的一面鏡子,我活到現在,很多事都在避免他的步伐:我朋友多、有可陪我一 生的嗜好、

我獨處從不覺得無聊、我賺了錢會出國玩、即使他死催活催,我也絕不因 年紀到了就隨便結婚,

堅持要找到最愛  ....... ,但我無法斷言,他比我不快樂。無欲則剛,其實一點都沒錯,老爸書讀不多、

欲望少,反而能讓他熬過孤寂的人生,書讀太多、想要的太多,有時反而多添苦惱罷了。

 我知道他捨不得花錢,曾硬說服他跟著我參加頂級旅行團到北海道玩,不讓他出一毛 錢;

今年初太陽劇團來台公演,我花了一萬多塊買票請他和姐姐、外甥來台北看表演。

 那天我們坐的位子在正中間,看到太陽劇團出神入化的特技,老爸驚呼連連,大開眼界,

我也跟著高興。結束後外甥女請大家到士林吃鐵板燒,我再帶大家坐捷運到淡水,住臨出海口的飯店。

 沒想到他隔天依舊一早五點多就起床,嚷著想早點回南部,因為隔天周一要上班,他怕太累。

原本還想帶他去逛逛一○ 一,但他堅持早走,只好送他去搭九點多的高鐵。我很清楚,

他永遠不會適應台北的都會生活。

 昨晚他在電話中提到,前幾天腳趾腫得有點痛,住鎮上不遠的哥開車載他去看醫生,

驗血發現尿酸過高拿藥吃,昨天他乖乖請假休養。我趕緊叮嚀他,暫時戒掉夏夜偶爾喝一罐啤酒的唯一

嗜好、多喝開水,少吃海鮮、內臟和豆類。

 他叫我不要擔心,用看似淡然、卻有點無奈地語氣說:「我自己一個人住久了,很會照顧自己的,

我很清楚自己的身體,一有問題,就會看醫生,不會鐵齒。」既然他看了醫生,我也就稍放心。

 今天中午,我到一所大學參加座談會,輪到我發言時,手機震動來電,一看是家裡的電話。

我有點心驚,除非有事,否則前晚才通過電話,老爸不會急著隔天中午又來電。

稍後我立刻打回家裡,父親像在哽咽,講話斷斷續續:「剛剛我們家門口 ... 圍了十幾個人 ...管區警察

、厝邊隔壁、還有社區的志工媽媽 ...和妳嫂嫂及他兒子,都來 了 ─ 」 「爸!你沒事吧?不要急,

告訴我,出了什麼事?警察怎麼會來我們家?」

 「沒事 ... 沒事 ...  只是因為今天早上我的腳還是很痛,打電話給你姐,她不放心,

又開車載我到另一家診所打針,因為聽說治痛風很有效,但忘了向工廠請假,你姑丈

(也是八十歲了還在工廠上班)看我沒來上班,打電話又沒人接,有點不放心,就跑到家裡來敲門,

他看我機車沒騎出去,門又鎖著沒人應,擔心我出意外,就報警找鎖匠來開門,剛好我看病回來,

看到大家這麼關心我,我感動到掉眼淚 ─」聽他這麼講,我突然覺得既感動,又慚愧,

忍不住快掉淚。原來,我沒在爸爸身邊的日子,工廠的老同事、街坊的老鄰居,

每天默默地看著這個不善言談、有點閉俗的孤 獨老人,騎車出門上班,又騎車回來,一旦發現異狀,

馬上動員關心起來。

姐後來又打電話給我,描述看完醫生,她載老爸回到家門口,看到大家這麼關心他,老爸真的是「號」

出來,哭出聲音、老淚縱橫。拿著手機的我,淚水早已在眼框 打轉,想起母親去世至今的六千多個日

子,他每天是如何寂寞地度過?

 我彷彿看到,當他抱著一百萬現金去轉存,緊張兮兮的神情,當時應該有多麼希望兒子就在身邊,

可以陪他一段?當他搭公車,獨自到醫院拿藥檢查身體,是多麼希望有 家人開車載他,

陪他等待看病結果?

我深知,只要我一開口說要買房子,他這一百萬馬上會匯給我,但我又何嘗忍心收受他的血汗錢?

他要的,只是在人生最後的旅程,兒女能多陪陪他吧?只是他不好意思啟齒。

跟姐姐講完電話,我從來沒有那麼想過,辭掉報社辛苦的工作,回南部老家,好好陪 陪老爸 ...... 。

 有一種病毐,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 子的父母,

小心了!

 這個病毐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

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 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裡症候群這個病毐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 群」

(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0年以後出 生的人,

發病率尤高。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裡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文中提到一個案例

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

 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

總是細心呵護她,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這個女孩,

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

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

 阿文(化名,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

童及少年之姓名) 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國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

老師請父母來學校,她的父親,從BMW 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

服,隨後跟來,父親劈頭說:「我的兒子,我很了解!」

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有人激怒,才會欺負人。」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

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升上國二,

父母這時才意識到事態越來越嚴重。 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

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

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楞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

卻讓 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二○○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時代)雜誌聯合進行的民

調、二○○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1. 80%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2. 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3. 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4. 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5. 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

     離職。
 6. 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二○○一年,

      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

 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兒童人口數

僅成長一五%)

原因有三:

 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

 二、孩子生得少;

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一八人,

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

 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

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

 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一九八0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 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

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

 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出外用餐,現在 變成全家人的事

;有九0%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

 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

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

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

「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

 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

「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

 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輔大兒童與家庭學

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

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克制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上學台北的大安社區。八歲的Angela,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

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 女,從小備受寵愛。

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

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 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

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

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的

 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

 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

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在學校上,

免得處理不好」,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

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 籍課程 老師、導師等

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

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 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

出門有人接送,Angela做什麼呢?

 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

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

 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層是搭車處。

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

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

 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子省時間,夫妻兩人分

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

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

聊啊聊啊, 司機 先生竟哭出來了。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

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

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

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 沒有感恩心,

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控制好你的孩子,

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餐廳的規定則是:

「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kids outside 」. 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

去)」。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 任周文 君分析 孩子在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

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

 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

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

 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

攻擊性的行為。 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

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 「怎麼愛」。

讓孩子學做家事吧!




標籤:
瀏覽次數:14    人氣指數:1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苜蓿芽與紅斑性狼瘡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要看~勿說電話號碼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