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4501
 somebo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運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退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財富自由的真相
作者: somebody 日期: 2022.04.29  天氣:  心情:
轉貼......財富自由的真相
作者是一個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以下簡稱財自早退)剛超過 10 年的人,分享「財務自由的真實情況」給大家。

「有錢人並不是你想像的快樂,因有錢人的快樂是你想像不到的」,我在香港出生長大,從小學到中學都在所謂的名校就讀。16 歲移民加拿大多倫多,畢業於多倫多大學,後回港工作(因外國稅收太重,對快速累積財富從而財務自由難度增加)。
這樣的背景,應該看似是一個有些微抱負的人吧?錯!從小到大我都非常懶惰,志願就是「什麼都不用做」,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終於,經過了整整 10 年 6 個月的努力後,終於在剛過 34 歲的時候,結束工作生涯,開始過自以為嚮往的退休生活。

財務自由容易嗎?坊間教人財務自由的書籍或講座,一定會說非常簡單,只要你跟著 XXX、OOO 步驟。但事實上呢?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不難也不易。

說不難,是因為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達到。我所說的想,不是嘴巴上說的想,而是行動上的想。只要人的慾望夠強烈,就會在行為上作出改變,而當改變行為後,假以時日,就會發現目標已經不遠了。

說不易呢?是因為:為了財務自由而作出的行為,可能會令人非常痛苦,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自律、韌性,以及有沒有辦法「失去自我」。舉例説,為了快速增加收入,筆者從第一份在歐資私人銀行 Middle Office 做了兩年、可以穩步向上的工作,轉到另一歐資銀行的投資部做 Front office。
這是一份風險大(大部分收入直接跟業績掛鉤)、壓力高(基本上每個月底的業績都是個人考核)、工時長(早上 9 點至 5 點,休息 2 小時之後,繼續晚上 7 點至半夜 12 點的工作;公眾假期還要跟同事輪流上班,因總有一些外國市場是開著的),而且跟筆者性格完全不符的工作(我是一個非常外向,卻可笑地臉皮薄的人)。
在之後這 8 年半的工作生涯,除了前半年的蜜月期,基本上我大部分時候都是倒數著日曆,日復日,年復年地捱過去。當收入大幅增加的時候,我還是相對的節儉,因完全沒有安全感,覺得每個月都有可能是自己在公司的最後一個月。

現在回想起來,這 8 年半的工作生涯,雖然令我達到目的,但絕無樂趣可言,更談不上什麼回憶。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一份收入沒這麼高,但卻更符合志趣和意義感的工作。同時,也不要像當初那樣節儉,在年輕的時候應在生活多添點趣味。可能那樣的抉擇,達到財務自由的時間要更久,但這種人生,一定是更令人回味的。

如果當初做了不同選擇,應該會發現那樣的生命比較實在,而不是一心為了達到財自早退這看似萬人羨慕的目標,而令青春一片空白。正如出國旅遊,如情況許可,我總會徒步一段,雖然看似浪費時間,但中間見到的人與事,卻可為旅程增添更多回憶。而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

該如何讓早退生活從「不苦」變快樂?
想達到財務自由的目的分幾種,你是那一種?有人為了追求安全感,有人,為了可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我發現更多人像筆者一樣,是為了不用工作!
然而,若你真的像我一樣,以不用再工作為目的,即使實踐財務自由了,仍必須做好一連串金錢以外的準備。不然,就會像我一樣,發現財自早退並沒有想像的快樂。
當然,我絕對不會說財自早退後的生活是痛苦的,但「不苦」跟「快樂」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層次,相信各位讀者也不希望比一般人辛苦地打拚了 10 年、甚至是 20 年後,換來的只是「不苦」的生活吧。

首先,第一個準備是「朋友」。
早退後我總感覺到,每次和舊識們聚會的話題變少了。
學生時期要好的一群朋友,當大家工作性質、家庭狀況,甚至收入上的改變,「想當年」也是會用完的。有時,和要好的舊同事聚一聚,但每當說到工作上的話題,自己也總會覺得格格不入。
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多數的朋友,不是求學時期在學校認識的,就是出社會後在工作上認識的。隨著時間,結婚生子、移民、性格轉變、生活層次的升降、甚至死亡,或多或少會有些老朋友從身邊消失。
而當財自早退後,除非非常主動,不然,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將大幅減少。結交新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因早退後,和社會已少了「職場」這一道連結。若不主動找機會拓展交友圈,最後就會慢慢跟社會脫節,變成一個孤島。這樣生活又怎會快樂呢?然而,中年後要重新交朋友不如學生時期,挑戰自然不在話下。

第二個準備,是「興趣」。
興趣跟朋友是相輔相成的。當我們有越多興趣,就有越多機會認識新朋友;當有越多新朋友,就有越多機會發展新的興趣。
筆者的經歷是,出社會後,由於工作繁忙,只顧賺錢,學生時代最愛的籃球及網球,由自己參與變成在電視觀看賽事,最後連看也變得提不起勁。從小愛看書的我,從工具書到小說到漫話都看,到出社會後慢慢變成只為目的而看,再變成只買不看,到最後,連買都不買了。
最後剩下的興趣變成只有旅遊跟美食(早退後基本上每年去 6 次旅遊,每次旅程由最少 1 個星期,到最長 3 個星期)。但因疫情關係,已不知多久沒有出國。就算不是疫情,自女兒去年 9 月上了小班之後,一年也只有寒暑兩假可以出國了。
至於美食,由於年紀漸大,消化能力也應付不了一星期兩、三次的大餐了。試想一下,這樣沒有興趣的人生,再多時間,其實都沒有快樂可言。「我當初的選擇對嗎?」

第三個準備,是理解自己的「物慾」與「比較心態」。
筆者發現財自早退的,大多數是像我這種資產淨值在數百萬至上千萬美元的人。這數目對青年朋友來說或許覺得很高,但其實,只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並持續累積幾年,又得投資,就有機會達成。
而超過這個資產淨值的,多數是生意人,或在自身行業非常傑出的人士,而這些人通常比較不會選擇提早退休。因他們在工作上獲得的,除了金錢外,還有如自我滿足感,社會認同感等,從而非常自得其樂,又怎會放棄工作呢?
問題來了,這數百萬至千萬美元的資產,當然足夠應付一般家庭不錯的生活品質。但很難保證財自早退後,不會因種種內外在原因,而出現一些比較難負擔的物慾。
當還在職工作的時候,尚可透過更積極及努力工作以達到這些物慾。但當財自早退後,若不能壓抑這些物慾,就只能透過提高投資風險來達到目的,而這對財自早退人士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早退後,有一度投資在自己比較不熟悉的產業上,卻因疫情而損失了差不多 7 位數字人民幣。幸好這投資失利沒有影響生活品質,卻令我開始警剔上述「為了慾望而增加投資風險」的問題。
讀者可能會辯駁,這不是所有退休人士都會遇到的問題嗎?但差別在於,如果是自願早退的,就容易陷入糾結,不斷反問自己「我當初的決擇對嗎?」「以我的條件不是可以獲得更多嗎?」等問題。
而且當正值壯年時早退,朋輩們大多還在財富增長期,多少會因為內心有比較而有點不甘心。所以當決定早退時,應該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慾望、作出取捨,才可快樂生活。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應強求,但也不應假設自己會無慾無求。
「『財自早退』只能算是一個剛好及格的人生,唯獨妳可達到目標,還能享受其中的過程,這樣的人生才算豐富無憾。」
我理解,新世代青年上班都很辛苦,會想財自早退的原因,很多是出於受到資方與社會過多的壓迫。或者在工作上,除了薪資以外已不能得到其他收穫,例如自我滿足感。從而使得年輕人非常無力。
也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是在無病呻吟、在炫耀,或是質疑這些問題都是退休人士會遇到的,坊間已經有不少書籍在談了。
然而,在如日方中、正值壯年時自願退下來,我發覺一切的影響與嚴重性都比一般退休人士大得多,不希望後輩誤入歧途,而我自身也正在想方設法解決那些難題。

所以,認清真相......上班的時候好好上班,退休的時候好好過活(當然不只這些,還要多多思考....)
標籤:
瀏覽次數:264    人氣指數:2384    累積鼓勵:10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運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退休
 
住戶回應
 
時間:2022-04-30 15:05
 
這一篇 真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