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2622
 寧靜致遠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二十種健康食品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笑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國十大經典“隱私”用語
作者: 寧靜致遠 日期: 2011.06.21  天氣:  心情:
1.“那事兒。”
“哪事兒呀?”“不就是那事兒嗎!”中國的語言有一種含蓄之美,說起來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指代詞,可一用到特定的語境中,便有一些特別的意思,之所以不直接說出“那事”到底是“哪事”,通常是因為不便宣之於口。而且如此一來,信息量極大,想象的空間也大,比如辦公室裡議論張主任和劉秘書之間的 “那事兒”,10個人可能有十個版本,兩人的隱私也就被一網打盡了。

2.作風問題
作風問題特指在男女關係上的非正常現象。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人的概念中,作風問題幾乎是隱私的惟一內容。“作風問題”這一說法非常曖昧,本來與工作無關,但人們對某個人的工作評價又常常把它扯進去,領導幹部常常會因為其作風方面的問題而影響前途。也許在這一點上,中國老百姓和外國老百姓的態度是最一致的,都希望領導者的隱私大曝光。

3.忙什麼呢
外國人見面打招呼多不用疑問句,Hello兩聲就完事了。中國人以前愛問“吃了嗎?”現在改問:“忙什麼呢?”也許是隨口一問,但也同樣讓人難於回答。“還沒吃”或“沒忙什麼”全是廢話,認真報告就顯得傻。究其根源,中國是一個注重人際交往的國家,知根知底是好朋友的標誌,不是說一點隱私都不能有,而是在大家的概念中,似乎只有涉及到男女之間的事才算得上隱私,對於其它的則雙方都有“知情權”——不管你愛不愛說,愛不愛聽。

4.你是屬什麼的
現在已經知道女人的年齡不便問了,但還是很想知道,於是就迂迴一下,一般人再反常從長相上也差不出12歲去,類似的還有“你哪年大學畢業的?”

5.待遇還行吧
中國人互相攀比的心理集中反映在對別人收入的好奇心上。在外資企業和一些企業化管理的單位,員工之間不許互問薪金已成為規矩。即使在街上,“你一個月掙多少錢?”這樣直接的問話也已顯得生硬和唐突。於是一些富於語言技巧的人把好奇心隱藏在關切下面。“你那兒待遇還行吧?”“對薪酬方面滿意嗎?”因此,一句含糊的“還行”、“過得去”絕對是不令人滿意的,回答越詳細越準確越好,“三四千”都屬態度不好的。

6.你是哪裡人
在所有常用問話中,這是最沒有顧忌的一句,剛一認識就敢問,稍微熟悉就更要問。從來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其實這句話還真煩人,一個是中國人的籍貫特別複雜,不容易說清楚,很多人從小長大的地方和父母的籍貫毫不沾邊;另一個是,中國地方太大,一些地方的人難免名聲不佳,甚至於作為當地人的本人都不以為然,也不以出身為榮,自然不願時時提起。有些人的回答是這樣的:“你看我像哪裡人?”然後不置可否地笑一笑。

7.無可奉告
這句本應出現在正式場合裡的外交辭令,現在已被許多普通百姓用來保護自己的隱私了。通常為了減輕這句話的嚴重性,說話人會以一種玩笑的態度處理,但還是給人以缺乏技巧之感。我記得有一回,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中那個被記者窮追不捨的鄉鎮幹部,竟也把這幾個字掛在嘴邊。

8.男的還是女的
這是辦公室裡最容易聽到的一句話。某君不在的時候,有同事替他接聽了電話,他回來就問:“男的還是女的?”同事們就在一邊起哄,說你不從實招出近來有啥“艷遇”就不告訴你對方留下的回電號碼。在最看重隱私的現代,辦公室卻成了一個最沒有隱私的地方,看似隔絕的一個個小格子,卻完全暴露在老闆的眼皮底下,打瞌睡、吃東西、講私人電話都有極大的風險性。

9.請勿打擾
很多中國人是從第一次住星級酒店時知道這個說法的,但有意識地使用酒店提供的這塊牌子的人並不多。從“文革”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大都有在招待所和旅社裡住宿而被服務員不打招呼破門而入的經驗,多數情況下是送開水,有時也就是看看,不說話,表情漠然,弄得人莫名其妙。也許是物極必反的緣故,現在有人一住酒店便亮出此牌,出了門又忘了摘下,弄得亂七八糟的房間沒法兒打掃,他還抱怨服務不好。

10.這是我同學
一個男人與年齡相仿的女人(但肯定不是妻子)在酒吧約會,被熟人撞見時,非常簡單地介紹“這是我同學”,對方肯定不信,就算是同學也不是一般同學,於是瞎猜一番,好奇心快燒著了。現代的同學跟古代的表兄妹一樣聽著曖昧

標籤:
瀏覽次數:155    人氣指數:3935    累積鼓勵:18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二十種健康食品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笑話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6-21 19:14
他, 45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