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8,00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241414
吳天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野生長頸鹿飯店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笑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麥克雞塊不是雞,是怪物
作者:
吳天天
日期: 2012.03.27 天氣:
心情:
美法院判決:麥克雞塊不是雞,是怪物
美法院判決:麥克雞塊不是雞,是怪物
撰文者:麥可.波倫
來源:《雜食者的兩難》 2012-03-14
從愛荷華州玉米田起始的工業化食物鏈,終點落在麥當勞,一份讓駕駛人邊開車邊享用的食物。
這是我所選擇的工業化餐點。無數原物料玉米的支流,經由各種加工程序再轉換成肉類之後,匯
集成肯德雞、必勝客等速食店的餐點,以及超市中的食材。我們被工業化餐點所包圍了;這些餐
點所組成的工業化食物鏈,供應了我們大多數人的所吃所喝。
我11歲大的兒子以撒非常樂於加入我的麥當勞之行,他平常很少有機會去,所以這對他來說可算
是種款待(不過這對大部分美國兒童而言已不算什麼了,因為他們每三人就有一個天天吃速食)
。我的妻子朱蒂絲就沒那麼熱衷,她很注重飲食,而速食午餐代表著放棄了「真正的一餐」,那
是很令人遺憾的。以撒建議她可以點一種麥當勞新推出的「優質生菜沙拉」,淋上「保羅紐曼醬
汁」。報紙經濟版上說,這些生菜大受歡迎,而且就算不受歡迎,只要名稱好聽,可能還是會保
留在菜單中。
對於速食食物鏈中的生菜或素漢堡,行銷人員有個專有名詞:「駁回否定者」(denying the
denier)。這些比較健康的餐點,讓那些想吃速食的兒童可以有效回擊父母的反對意見:「不
過,媽,妳可以點個生菜。」
我的妻子也的確這麼做了,她花了3.99美元點了寇布生菜沙拉佐凱撒醬,是菜單中最貴的一道。
我點了經典起司漢堡、大包薯條和大杯可樂。現在大杯可樂將近一千毫升,不過感謝加大分量的
經濟奇蹟,它只比五百毫升的小杯可樂貴30美分。以撒點了新式的雞胸肉麥當勞雞塊、雙倍香草
奶昔、超大包薯條,最後是含有冷凍冰淇淋球的點心。我們點的餐都不同,這是工業化食物鏈的
特徵,它將一個家庭拆解成不同組成,針對不同對象推銷不同產品,而且把我們各自吃的餐點加
總起來,可能會比平常一起用餐吃得還多。我們三人總共花了14美元,四分鐘就打包完畢,可以
帶走了。我在離櫃前拿了一張印得密密麻麻的傳單,上面寫著:「完整提供各種營養,為您選擇
最佳餐點。」
我們是可以在麥當勞的雅座坐著吃,不過今天天氣很好,所以我們決定收起車子的頂棚,在車中
吃午餐。餐點和車子的一些設計都考量得非常周到。目前美國人有19%的餐食是在車裡食用,車
子前後座都有杯架,所有點餐、付款、取餐的步驟都不需打開車門即可完成,而除了生菜沙拉之
外,所有的食物用一隻手就可以吃了。
事實上,這正是雞塊聰明之處,它把雞肉從刀叉和餐盤中解放出來,讓雞肉容易食用又不會留下
雞皮雞骨,這和預先調味好不需再加佐料的漢堡一樣,適合在車子裡吃。
雖然朱蒂絲的寇布生菜沙拉在前座並不容易吃,但是我們正以時速90公里的速度吃著。玉米才是
這頓飯的主角:這輛車也在吃玉米,因為燃油中摻入了部分的乙醇。雖然這種添加物會使加州空
氣品質惡化,但是玉米加工業者卻迫使聯邦政府下令,要求州內煉油廠所出產的汽油,要添加一
成的乙醇,好消耗過多的玉米。
我小時候吃了很多麥當勞,那是前華勒斯坦時代,如果要吃多一些,就必須點第二份小漢堡或小
包薯條,而且當時雞塊也還沒發明出來。那時我熱愛速食,因為每份食物都包得像禮物一樣,而
且我不用和三個姊妹一起分,一人一份是速食最大的好處。薯條熟悉的濃郁香氣充滿車中,一口
咬下漢堡,接連而來的是柔軟香甜的麵包、爽脆的醃黃瓜和可口多汁的肉排,令人愉悅。
設計良好的速食,有自己獨特的香氣和風味,而且只會讓人聯想到漢堡、薯條或其他速食。你自
己在家裡做的漢堡就不會有這種味道。不論這種香氣和風味是什麼,對於生活在現代的無數人來
說,這類速食的氣味,就是無法磨滅的童年味道,這也使得速食具有一種慰藉的作用。就像其他
同樣能撫慰人心的食物,速食提供懷舊之情,以及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與脂肪。
以撒說他的雞胸肉麥克雞塊很好吃,比起原來的口味絕對進步許多。麥克雞塊近來飽受批評,這
可能是它重新調整配方的原因。
2003年,一群肥胖的青少年控告麥當勞,紐約的聯邦法官史威特駁回了這宗案件,但是他的判決
書讓麥克雞塊蒙羞:「它不只是鍋子裡的炸雞而已,它是由家庭料理不會用到的許多成分製造出
來的麥當勞怪物。」
他條列出麥克雞塊的38種成分後,認為麥當勞的行銷手法近乎詐欺,因為這項食物並不如表面看
起來的那樣,只是一塊炸過的雞肉。而且與消費者合理預期相反的是,事實上一份麥克雞塊含有
的脂肪與熱量比一個起司漢堡還高。由於這項訴訟,麥當勞更換了雞塊的配方,用了雞胸肉,並
且發放「全方位營養供應」的傳單。根據這張傳單,現在一份六塊麥克雞塊比一個起司漢堡少了
10大卡。
我問以撒新的雞塊吃起來比原先的更像雞肉嗎?他看起來有些困惑:「不,它們吃起來還是一
樣,就是雞塊。」然後給了他老爸一個「ㄘㄟˊ」,表示這是個蠢問題。
至少在這位消費者的心目中,雞塊和雞肉的關聯不過是種抽象的概念,甚至是沒有關聯。以撒拿
一塊到我和朱蒂絲面前,要我們嘗嘗。它看起來和聞起來都不錯,外皮漂亮,潔白的內部讓人聯
想到雞胸肉,它的外表和質地的確讓人聯想到炸雞。但是放入口中,我吃到的只有鹹味,那種所
有速食都有的風味;好吧,可能還帶有一點雞湯味。
總而言之,雞塊比較像是個抽象物質,而不是真正的食物,裡面有關雞的成分還得再加強。
傳單上列出的原料,讓我想到許多有關雞塊和玉米的事。麥克雞塊的原料有38項,我算出其中有
13種可以從玉米培育或提煉出來:玉米養大的雞、修飾玉米澱粉(好把磨碎的雞肉黏起來)、單
酸甘油酯、二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這些乳化劑能避免油脂與水分離)、右旋糖、卵磷脂(也
是乳化劑)、雞湯(好補回加工時流失的一些風味)、黃色玉米粉和更多的修改玉米澱粉(好讓
原料調成糊狀)、玉米澱粉(填充物)、植物性起酥油、部分氫化玉米油、檸檬酸(防腐劑)。
此外,麥克雞塊還有其他的植物成分,例如麵粉(增加黏稠度),至於氫化油有時候可能是來自
大豆、芥菜籽或棉籽而非玉米,這要看當時的市場價格和供應量而定。
根據傳單,麥克雞塊中還含有數種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原料,這些看似能吃的物質並非來自玉米田
或大豆田,而是煉油廠或化學工廠。這些化合物能夠讓有機原料歷經數月的冷凍和運送之後,不
會走味或是變樣,現代的加工食品才有可能出現。排在前面的是發酵劑,包括了磷酸鈉鋁、磷酸
單鈣、焦磷酸鈉以及乳酸鈣。這些化合物都是抗氧化劑,能夠讓雞塊中的各種動物油脂與植物油
脂不會發出油耗味。接下來是聚二甲基矽氧烷之類的消泡劑,主要是添入烹飪油中,可避免澱粉
與空氣分子結合,這樣油炸時就不會產生泡沫。但最大的問題在於,這種有毒物質竟被允許添加
在食物中。根據《食品添加物手冊》,聚二甲基矽氧烷疑似致癌物質,而且確定會造成突變、腫瘤與生殖器官問題,同時也是易燃物。
不過麥克雞塊中最驚人的成分,應該是第三丁基氫醌(TBHQ)。這是石油製成的抗氧化劑,會直
接噴在雞塊上,或是噴在雞塊盒子內側,以「保持雞塊鮮度」。
根據《消費者食品添加物字典》的記載,第三丁基氫醌是丁烷(打火機的燃油也屬於丁烷)的衍
生物,美國食品及衛生管理局允許加工業者少量使用在食物上,其含量要低於0.002%。吃下一
公克的第三丁基氫醌,會讓人「噁心、嘔吐、耳鳴、產生幻覺、感到窒息與虛脫」,如果吃下五
公克就會死亡。
這麼多奇怪的分子組織成如此複雜的食物,你應該可以知道雞塊了不起之處不僅在於能讓孩子接
受,而且把他們餵飽還不用花很多錢。泰森公司於一九八三年應麥當勞的要求,發明了雞塊。有
了雞塊,雞肉便超越牛肉,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肉類。
我的起司漢堡和以撒的雞塊比起來,就單純多了。根據「全方位營養供應」的傳單,這個起司漢
堡只有六種原料,都是大家熟悉的:一塊100%的牛肉片、麵包、兩片美國起司、番茄醬、芥末醬
、醃黃瓜、洋蔥,和不知道是啥的「烤肉醬」。這個漢堡吃起來也不錯,但是回想一下,我嘗到
的主要都是調味料的味道,如果只取牛肉來吃,這塊色澤黯淡的肉餅幾乎毫無風味。
不過,整體搭配起來的確能營造出確實的漢堡氛圍,特別是咬下第一口的時候。不過我想這個嗅
覺上的成就,大半來自「烤肉醬」,而非100%的牛肉排。
其實,我手中起司漢堡和牛肉之間的關聯,跟雞塊與雞肉之間的隱微關係差不了多少。吃著這個
漢堡,我必須提醒自己,這個漢堡的確和某一頭牛有關聯,或許是一頭被搾乾的乳牛(這是大部
分速食牛肉的來源),也有可能是肉牛身上的零碎肉。
漢堡和雞塊的魅力之一,是它們是沒有骨頭的抽象物質,讓我們忘記自己吃的是動物。我在漢堡
和雞塊中,沒有嘗到任何飼料玉米、石油、抗生素或荷爾蒙的味道,當然也沒有牛糞的味道。這
種情況也許是工業化食物鏈最擅長的工作:經由加工遮掩了食物的歷史,讓食物看起來純粹是文
化的產物,而非由植物和動物等自然生物所製成。
麥當勞的傳單上含有大量資訊,但是這種食物依然讓人摸不著頭緒。它從哪來的?當然是從麥當
勞而來,但事情沒那麼簡單。它來自冷凍貨車、倉庫和屠宰場,來自堪薩斯州花園市飼育場、來
自南達科他州史特吉斯市的牧場,來自橡樹溪的食品科學實驗室,來自紐澤西州高速公路邊的香
料工廠,來自煉油廠,來自ADM公司與嘉吉公司的加工廠,來自法南村這類城鎮中的大穀倉。
而在這條綿延而曲折的道路端點,是奈勒在愛荷華州徹丹鎮的玉米田和大豆田。
事實上,我們所吃的餐點幾乎都含有高比例的玉米。實驗室計算我們餐點中的玉米含量,由大到
小依序是:汽水(100%都是玉米)、奶昔(78%)、生菜沙拉醬(65%)、雞塊(56%)、起
司漢堡(52%)、薯條(23%)。這頓餐點在雜食者的眼中面貌是非常多樣的,但是如果透過質
譜儀來看,這頓餐點比較像是單一食物者的餐點。不過,這就是我們工業化進食者現在的樣子:
玉米無尾熊。
不過這又如何?人類成為前所未見的玉米族又有何妨?這一定不好嗎?答案取決你的立場。
站在農業綜合企業的角度,把廉價的玉米加工成四十五種不同的麥當勞產品,也算是一項了不起
的成就。這代表著農業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獲得了解決,也使得食品工業獲利成長的速度快過
美國人口成長的速度。讓廉價玉米製成的碳水化合物分量加大,也解決了人類胃納有限的問題。
我們或許無法增加美國消費者的數量,但我們想出辦法增加了每個人的食量,這也很好。
我們一家三口在午餐中總共消耗了4510大卡熱量,超過我們三人一天所需熱量的一半。
從全美中低階層者的角度來看,「玉米化」的食物鏈的確有好處,便宜的熱量能以各式各樣吸引
人的型態出現。然而長遠來看,吃這些東西的人為了便宜的熱量而付出高昂代價:肥胖、第二型
糖尿病,以及心臟病。從全世界中低階層的角度來看,那麼美國的玉米食物鏈看起來無疑是個災
難。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為了競爭植物中儲存成碳水化合物形式的太陽能量。地球上的耕地每年能
夠生產的能量有限,而工業化產生的肉品與加工食物則極其荒謬地消耗(與浪費)了許多能量。
如果我們跟墨西哥及許多非洲人一樣,直接吃玉米,就會得到玉米所含的所有能量。但是當你吃
的是由玉米飼養大的牛或雞,玉米中能量的90%都消耗在形成骨頭、羽毛和皮毛上,以及生長與
代謝所需,食物鏈中每往上攀一階,食物中的能量便耗損90%,且食物在加工過程中也會消耗能
量,這意味著在製造麥克雞塊這類食物時,有許多能量流失了,而這些能量可以餵飽其他更多兒
童,而不只是餵飽我兒子。
以上這些,是我在高速公路上解決我們的速食午餐時,內心湧出的激動思緒。速食是什麼?
速食不止是在瞬間就能端給你的食物,通常也是瞬間就能吃完的食物。
我們這一餐不到十分鐘就解決了。由於我們能坐在敞篷車裡沐浴著陽光,我無法指責麥當勞的這
種特色。速食缺乏風味,所以我們會很快吃完,而且如果你越專注,這種東西吃起來就越不像是
食物的味道。我之前說麥當勞提供的是一種慰藉的食物,但是咬了幾口之後,我開始比較認為他
們販賣的是更概念上的東西:慰藉食物的符號。所以你吃得更多、吃得更快,希望在起司漢堡和
薯條的原始概念消失在天邊之前,能夠抓住它們。
所以事情就是這樣,你一口接一口,依然無法滿足,最後得到的只是單純而可悲的飽足感而已。
(摘自《雜食者的兩難》第七章 一頓餐點:速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國牛吃玉米不吃草,嚴重嗎?
撰文者:麥可.波倫
來源:《雜食者的兩難》 2012-03-14
Q:美國牛不吃草吃玉米長大,那是很嚴重的事嗎?
A:大部分玉米(五顆中有三顆)的終點,都是美國的飼育場,這種農場如果沒了玉米,就無法
存在。成千上萬頭曾經飼養在不同家庭農場與牧場的牲畜,現在都聚集在飼育場,使盡全力吃進
成堆的過剩玉米,然後轉化成肉。幾乎每座美國飼育場都以玉米為飼料,主要原因當然是價格,
而這也是美國農業部的政策。數十年來,農業部一直想方設法要消化過剩的玉米,方法就是將這
些玉米送入動物的消化道,將玉米轉換成蛋白質。
把牛納入這條產業鏈特別費力,因為牛並不是天生就吃玉米。但是自然憎惡任何過剩,因此牛必
須吃玉米。
如果用玉米這樣飽含熱量的食物餵牛,主要優點是牛會長得很肥,肉中會布滿漂亮的油花,美國
人喜歡這樣的味道與口感。不過相較於其他牧草餵養出的動物,這種用玉米餵出來的肉類顯然對
身體不太健康,因為飽和脂肪酸比較多、ω-3脂肪酸比較少。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吃牛肉所引起
的健康問題,事實上是來自吃「玉米餵養的牛肉」。反芻動物對玉米適應不良,而人類也一樣,
可能難以適應由玉米餵養出的反芻動物。
不過,美國農業部所設計的牛肉分級系統,是用來獎勵「油花」的(這個詞比「肌肉間的脂肪」
來得動人)。事實上,玉米在美國牛肉的生產系統中早已根深柢固,因此每當我對此提出疑問時
,不論是牧場經營者、飼育場工作人員,還是動物科學家,都用彷彿看到外星人的眼神看著我(
或說看到阿根廷人,該國傑出的牛排只以牧草餵養)。
玉米背後的經濟邏輯幾乎無懈可擊,在飼育場中也不例外。熱量就是熱量,而玉米是市場上最便
宜、最方便的熱量來源。當然,以相同的工業邏輯,我們也可以說蛋白質就是蛋白質,把牛隻身
上的剩餘部位處理過後拿回去餵牛,似乎也很合理的,直到科學家發現這麼做會散播「牛海綿狀
腦病」,也就是廣為人知的狂牛病。剩餘的牛肉和牛骨粉是最便宜、最方便滿足牛隻蛋白質需求
的來源(即便這些動物在演化上是草食動物也無所謂),因此直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1997
年下令禁止之前,這些東西每天都理所當然地出現在波克以及其他飼育場的飼料清單上。
我們現在了解,就如同食人族所發現的,吃同種生物的肉體,感染疾病的風險會提高。在新幾內
亞,有些部族在祭典中會吃死去族人的腦部,這些部族中就流行著一種與狂牛病極為相似的病症
:庫魯症(Kuru)。有些演化生物學家相信,演化會淘汰人吃人這件事情,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
感染。動物厭惡自己的糞便與同類的屍體,可能代表相同策略。經由天擇,動物發展出一組衛生
規則,作用與禁忌十分相似。可是在飼育場中,人類傲慢地嘲弄這些演化規則,強迫動物違背這
種深刻而根深柢固的厭惡感,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我們拿抗生素去取代動物的本能。
在狂牛病爆發之前,即便是在牛肉工業界,都很少有人知道工業化農業中有這種為了肉牛而設計
的奇怪、半封閉式食物鏈,遑論社會大眾。我向李奇.布萊爾說,當我得知牛也吃牛時非常驚訝
,他說:「說實在的,當初我知道時也嚇了一跳。」
吃玉米的反芻動物,最嚴重的毛病可能是脹氣。在瘤胃中的發酵作用,滔滔不絕地產生氣體,這
些氣體通常可以在反芻過程中打嗝排出,不過如果飲食中澱粉太多、粗飼料太少,動物就不會反
芻,而瘤胃中一層泡沫狀的黏液就會包住這些氣體,使得瘤胃如氣球般膨脹,最後擠壓到肺臟,
如果不馬上消除瘤胃中的壓力(通常是強制插管到牛的食道),動物就會窒息。
以大量玉米為主的食物會讓牛產生酸中毒。人類的胃有很高的酸性,但是一般的瘤胃是中性的,
而玉米會產生酸性,使得牛得到類似胃灼熱的症狀,某些牛隻甚至因此死亡,不過通常就是讓牛
隻感到難受。酸中毒的牛隻吃不下飼料,會急促喘氣,分泌大量唾液,用蹄扒地與抓搔腹部,並
且吃起泥土。這會導致腹瀉、胃潰瘍、脹氣、瘤胃炎、肝病、免疫系統衰弱,並使牛隻容易得到
各種在飼育場中流行的疾病:肺炎、球蟲病(coccidiosis)、腸原性毒血症(enterotoxemia
)和飼育場麻痺症(feedlot polio)。現代的牛隻就跟現代人一樣,很容易得到一連串新的文
明病。(摘自《雜食者的兩難》第四章 飼育場:製造肉類)
Q:就算動物吃玉米長大,對土地有什麼影響?
A:當牲畜離開農場進入集中型動物飼育場後,空出來的土地就用來種玉米,這些玉米迅速占領
了動物的領域:牧地、草原甚至穀倉。牲畜會離開農場,是因為農場無法與集中型動物飼育場競
爭。飼育場花錢買玉米養牛,比農場種玉米養牛還要便宜。原因很簡單,原物料玉米的價格總是
遠低於栽種成本。而當飼育場擴張,吸收了逐漸增加的囤積玉米時,玉米又再次受惠。
集中型動物飼育場把動物集中起來用便宜玉米餵養的經濟邏輯非常難以辯駁,因為這讓原本只有
特殊場合才能出現的肉類,變得極便宜且豐富,現在許多美國人三餐都有肉吃。但在廉價肉類背
後的生物邏輯則往往不受關注。集中型動物飼育場在短短的歷史中製造的環境與健康問題已不成
比例,包括水污染、空氣污染、有毒廢棄物、新型的致命病菌。
動物飼育場最讓人驚訝的事,就是把這樣優雅的解決方案分割成兩個新問題:農場的肥料從哪裡
來?以及飼育場的污染問題如何解決?所有集中型動物飼育場在生物學上都很荒謬,而牛隻飼育
場這種荒謬的飼養則讓難題雪上加霜。在飼育場,歷經天擇而精巧地適應草地生活的動物,被迫
適應人類餵食的玉米,付出的代價是犧牲動物的健康、土地的健康,最後是食用者的健康,只因
玉米提供了廉價的熱量,而且有大量玉米囤積著需要消耗。所以我決定經由一頭小牛來追蹤工業
化玉米的去向,而不去看其他本來就吃穀物的動物(例如雞、豬)。小牛在飼育場中吃著玉米,
度過短暫而痛苦的一生,代表著工業思考克服演化邏輯所獲得的最終勝利。(摘自《雜食者的兩
難》第四章 飼育場:製造肉類/牛的都會生活)
Q:為什麼玉米會無所不在?
A:美國的超市所提供的廣大多樣性與多種選擇有如一幢富麗堂皇的高大建築,其基石卻異常狹
隘,僅由少數幾類植物構築而成,其中最主要的只有一種:玉蜀黍,大多數美國人都稱之為玉米
。
人類用玉米把閹牛養大,再切成牛排。人類也用玉米餵食雞、豬、羊、火雞、鯰魚和吳郭魚,甚
至包括原本只吃肉的鮭魚,因為人類已經用遺傳方法培育出嚥得下玉米的養殖鮭魚。至於牛奶、
乳酪和優格,以往都來自嚼食青草的乳牛,現在這些乳製品基本上都來自荷斯坦種的乳牛,牠們
的工作就是住在牛舍中,繫著擠奶器,吃玉米。
如果往加工食品區望去,你會發現玉米以更複雜的形式出現。就拿雞塊來說,提供雞肉的雞隻本
身是吃玉米長大的,至於其他成分也離不開玉米:增加黏稠度的玉米澱粉、雞塊外層麵糊中的玉
米粉,以及炸雞塊用的玉米油,甚至賦予雞塊「清新」風味的檸檬酸,原料都可能是玉米。
來杯飲料搭配雞塊吧?那你就是以玉米來搭配玉米。1980年代起,幾乎所有碳酸飲料與大部分果
汁飲料,都會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來增添甜味,在這類飲料中的比例僅次於水。來罐啤酒,
你還是在喝玉米,因為酒精由葡萄糖發酵而成,而葡萄糖則是玉米精製而成。
美國的超級市場平均販售四萬五千項商品,其中四分之一以上含玉米,甚至連非食用的商品也難
倖免。從牙膏、化妝品到紙尿布、垃圾袋、清潔劑、原子炭、火柴、電池等,都含有玉米。農產
品區即使不販賣玉米,玉米還是在那裡:讓小黃瓜光亮的植物蠟中有玉米、讓農產品保有良好賣
相的殺蟲劑中有玉米,連運送蔬果的紙箱表面也有玉米。事實上,超級市場的建材就含有玉米,
包括牆板與石膏灰、地板油布和玻璃纖維再加上黏著劑。超級市場本身就是個頗具規模的玉米展
示場。(摘自《雜食者的兩難》第一章 植物:玉米的領地/超級市場中的自然學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牛積極叩關竟為賣石油?
鄒家彥 | 13 March 2012[beef]
除了瘦肉精問題,美國牛的飼育方式與養殖環境使美國牛肉的安全備受爭議。令人質疑的是,既
然肉品健康堪慮,美國人民為何不擔心?美國政府又為何不顧其他國家反對,蠻橫地強迫世界接
受美牛?
首先,美國人民並非不懂美牛問題,他們是沒有機會懂。信奉絕對資本主義的美國政府,向來坐
視大企業壟斷各項產業,並且任憑大企業操作各項利己遊說。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黃貞祥博士指出,以美牛議題來說,美國政府早被利益團體成
功遊說,避重就輕地暗示學者不要研究牛肉,甚至特別強調食用紅肉的好處。這一切都源自政商
利益掛勾,但是美牛背後究竟有何利益,竟需要出動大規模遊說集團?
話說從頭,1970年代美國玉米產量過剩,為了補貼玉米農,政府祭出補貼收購,同時鼓勵大眾盡
其所能地讓玉米「物盡其用」。於是美國商人以玉米製造出各類違反自然機制的合成物,諸如吃
玉米的鮭魚、由玉米提煉且對身體有害的高果糖糖漿,最後甚至將利爪伸入畜牧業。
黃貞祥舉《雜食者的兩難》一書為證表示,美國飼料商以玉米為原料,製造大量便宜的飼料,以
期消化過量玉米;飼料商再鼓勵畜牧業者以降低養殖成本為由,強迫吃草的牛隻食用滲有玉米的
飼料,因此造成牛隻病變。此舉不僅讓原本過剩的玉米找到消耗管道,逐年上升的美國牛隻畜養
數量,反倒使玉米需求大增;農民為了增加玉米產量,遂施加大量氮肥刺激生長,氮肥由石油提
煉,而石油來源則眾所皆知地由美國政府操控。
環環相推,其實美國政府賣美牛不僅圖利畜牧業、飼料工業,甚至包括石化業。黃貞祥即指控,
美國其實想賣的就是高利潤的石油,畢竟與石油收益相比,美牛只不過是產業鏈結構中的一小塊
獲利。看似不相干的畜牧業與石化業牽動美國整體經濟命脈,這也是利益團體亟欲遊說、美方亟
欲出口牛肉的原因。
台灣並不是第一個被美牛霸凌的國家,日本和韓國都有過相同的慘痛經歷,就連歐盟也被美國指
著鼻子責備:「既然無法證明瘦肉精有害,就應儘速開放進口。」美國的做法表面看似合理,也
有利於國際貿易運作,但事關食品健康議題時,台灣政府理應更謹慎地驗證;為了商業利益,美
國這等強勢且難看的吃相實在令人無法苟同。
標籤:
瀏覽次數:
22
人氣指數:
222
累積鼓勵:
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野生長頸鹿飯店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