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91567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小語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道教--禳鎮科儀的主要內容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道教-禳鎮科儀
作者: 日期: 2016.10.05  天氣:  心情:

道教的禳鎮科儀,是道教科儀的重要內容,也是歷代道教徒所從事的主要科儀。禳鎮,即祈禳鎮災,屬"清醮"類科儀。它具有漫長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廣泛的內容,千餘年來,一直為廣大道教徒所重視。禳鎮科儀的目的,在於調和心性,整潔身、心、口三業,使與神靈相通,賜福消災,卻病延年,具有豐富的社會思想內涵。道教自東漢創教以來,就以清微科儀行世,這是道教教理教義所決定的,也是道教區別於其它宗教(特別是佛教)的根本所在。道門歷來就有"僧不打醮,道不超亡"之說。但是,元明以後,隨著儒、釋、道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吸收,道教的科儀也得到到一步豐富和發展,其內容開始出現"清、亡"並重,科儀繁複,名目繁多。特別是清末以來至近代,道教科儀出現了"棄清重亡"之趨勢。故有必要將道教的禳鎮科儀作一簡要介紹,以為同道所重視。

禳鎮科儀的形成與發展:

道教的禳鎮科儀,是在古代原始信仰的基礎上和殷周帝王祀神、祈福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戰國時期,巫覡祭禱以悅神的活動尤盛。先秦時代的巫,就以通神、事神、降神、娛神之本領,為國家祭祀與軍事、政治活動服務;民間巫師,則司掌民間的祈禳求福、驅邪消災和醫療病患等。早期道教在創教過程中就吸收並繼承這一祭祀活動。漢明帝時,張角創"太平道"以默禱神靈的方式自行首過,"五斗米道"承襲古代祭禮形式,書病人姓名及服罪之意於紙上,使有疾病者皆俱錄生身以來所犯的過錯,亦以"首過"法設齋戒以告鬼神,又信奉天、地、水三官,並設壇以祭。這種以祈禱之法告之神靈,以求賜福消災、除疾治病的祭祀活動,是早期道教科儀的基本思想。

東晉時,隨著上清、靈寶經系的出現,道教齋醮科儀也日趨完善,醮壇儀式名目也日益繁多。尤其是《靈寶經》出現後,道教進入重齋醮儀式的階段,其教義也別開生面,宣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崇拜原始天尊為至高神,又述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以及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豐都等鬼神系統,叫人齊心修齋,六時行香,誦念道經,以求降福消災,並能登仙。這是道教禳鎮科儀的早期內容。

北魏寇謙之改革道教,提倡以禮度為主,改醮壇直誦為音誦,壇醮之儀大為充實。謙之時,嵩山道士,嵩山道士四十餘人曾至京,起天師道場,重壇五層。皇帝給道士一百二十人衣食,命齋戒肅沐,六時禮拜,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南朝劉宋時,陸修靜第一次整理道教三洞經書,並編制儀範,撰有關儀範之書百餘卷,皆為祈禳科儀。唐代道教興盛,齋醮儀範繁複,靈寶齋法大興。晚唐時,齋醮就有二十七種,醮儀祭神之位,"其小者惟二十有四,其多至三千六百"(《道藏》第8冊,809頁)。其時,齋醮科儀之規模已十分隆重。五代杜光庭又收集編纂了南北朝以來的各種醮儀,撰《道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是道教儀範集大成者。開篇首錄《清旦行道儀》,其多為祈福消災、禳鎮類科儀,教義思想仍以宣傳"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為宗旨。

元代全真派創立,道士林靈素據留傳的三洞領教科及歷代所作典籍,撰輯《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其時,雖然出現了部分度亡科儀,但仍以清微法事為主,禳鎮科儀仍為其主要內容。元明以後,度亡科儀進入道教醮壇的數量不斷增加,明代的《大成玄教立成齋醮儀範》等幾十種科儀中,開始出現了清亡兼併的趨勢。此後的《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更是清、亡兼收,其中度亡法事還略多於清微法事。

可見,道教的齋醮科儀,經歷了初創、成熟、發展和繁榮等階段,其基本內容皆以清微的祈禳法事為主。
標籤:
瀏覽次數:388    人氣指數:748    累積鼓勵:1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小語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道教--禳鎮科儀的主要內容
 
給我們一個讚!